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
祝英台近 晚春
(宋)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肖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去,却不解、带将愁去
[注]“宝钗分”,古代情人分别时,常将钗分作两股,男女各执一股,以为纪念。
从词风看,这首词应该属于      派。在通过细节刻画心理方面,本词有两句与唐诗人张籍《秋思》中的“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把这两句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结合全词,赏析划线词句。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临江仙·夜登小阁,记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①这首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南宋高宗绍兴五年)陈与义退居浙江湖州青墩镇寿圣院僧舍时所作,追忆了二十多年前(北宋亡国之前)宋徽宗政和年间在洛中与好友们游乐的往事。②午桥:在北宋河南洛阳南,唐朝裴度有别墅在此。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
全词围绕“闲”的心绪,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禾熟
宋 •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①此诗很像一幅古代农村风俗画。清初画家曾借此题画。诗人做过地方官吏,熟悉农村情况。他多遭贬谪,厌倦官场。②窦:水道,水沟。③粗了:刚了结。
一、二两句,勾勒出了农村的景象。
三、四两句取象老牛,诗家评说“用意很深”。对诗人的“用意”,你是怎样理解的?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小题。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树烟。
请结合全诗谈谈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
颈联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赏析其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湖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yǎn),字光荐,一说字中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他曾参加文天祥领导的抗元斗争,是一个有爱国心,有民族气节的人。这首《唐多令》是宋亡之后他被俘过建康(今江苏南京)所作。
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词的上下阕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慢·别西湖两诗僧
卢祖皋
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正红叶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三生溪桥话别,怅薜萝犹惹翠云衣。不似今番醉梦,帝城几度斜晖。
鸿飞,烟水弥弥。回首处,只君知。念吴江鹭忆,孤山鹤怨,依旧东西。高峰梦醒云起,是瘦吟窗底忆君时。何日还寻后约,为余先寄梅枝。
【注】①三生:佛家语,指前生、今生、来生。杭州北山有三生石。
起句“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有何妙处?试作赏析。


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