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2000年,我国蔬菜种植规模和种植地区分布都发生了变化。分析表1、表2,完成下列各题。
表1 我国蔬菜种植面积、总产量
表2 我国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的分布
1979--2000年我国蔬菜
| A.种植面积2000年比前一年增加最多 | B.单位面积产量经历了高-低一高的变化 |
| C.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 D.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减少 |
从1980--1999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分布的变化,可以推断出
| A.沿交通干线出现一批蔬菜种植基地 | B.农村地区蔬菜的商品 率降低 |
| C.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小 | D.通过大规模垦荒,增加了耕地面积 |
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相比,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关于其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大量向广东边远地区转移 | B.劳动力资源不丰富 |
| C.国内的市场腹地较小 | D.没有区域核心城市 |
下列工业区中,工业发展建立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是()
| A.德国慕尼黑工业基地 | 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
| C.中国沪宁杭工业基地 | D.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工业区 |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米 |
|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
|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
|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
2001年3月,我国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
| 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
| 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
|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 |
| D.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
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为()
| A.以荒漠为主 | B.以草原为主 |
| C.以森林、草原为主 | D.以草原、荒漠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