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某电视台采访一个在中国工作的韩国家庭,当问到你对中国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时,女主人说,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的民族大团结,我们韩国只有一个民族,而中国有56个民族,还能如此团结,所以印象最深。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民族大团结,就在于我们实行

A.开发西部战略 B.照顾少数民族的政策  
C.多党合作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属于旁系血亲关系的是()

A.外祖父母 B.父母 C.兄弟姐妹 D.外孙子女

下列关于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这里的“自愿”理解正确的是()

A.双方完全真正自愿
B.甲、乙相恋,后来乙不同意,但甲准备以死徇情,甲乙随后登记结婚
C.甲、丙情投意合,准备结婚,但甲的父母却要求甲与乙结合,甲、乙结婚
D.丁为了弟弟的婚事与甲结婚

(12分)材料一:近20年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GDP年均增长率为8%以上。2004年,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情况下,我国GDP增长率仍达到95%。但是,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很低,资源使用浪费很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教育、卫生等社会发展方面欠账太多。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以GDP作为测定发展的唯一指标,而应该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为了更好地解决环境和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加快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发展,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05年的GDP预期增长率确定为8%左右。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不能仅仅以GDP作为测定发展的唯一指标?
(2)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政府为什么决定将2005年的GDP预期增长率下调为8%?

(12分)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首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这个论断体现了辩证法的什么观点?请你用这个哲学观点说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的意义。

(8分)“生物入侵”指进入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种打破了原地区的生态平衡。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引发非良性效果或难以预料效果的生物入侵事件
例如,桉树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能够通过叶面的蒸腾作用,将大量的地下水快速地输送到大气中,当地下水水位下降时它的根系又能够快速追随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向深处生长,因此它有“地下抽水机”的绰号。
桉树生长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桉叶油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生长地区的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桉树林内及附近草本和灌木大量枯死……
试从桉树引种的事件说明我们应如何按客观规律办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