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和东西干线交会的铁路枢纽有
①洛阳、株洲 ②商丘、怀化 ③杭州、郑州 ④大同、石家庄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图是北半球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日变化。读图回答13~16题。该地的经度是 ( )
A.15°E | B.30°E | C.15°W | D.30°W |
某日该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11:00,则该日该地日落时北京时间为 ( )
A.01:00 | B.03:00 | C.21:00 | D.23:00 |
若黄赤交角为K,则图中hl与h2的差为 ( )
A.1/2X | B.X | C.3/2X | D.2X |
一年中该地正午物体影子朝北的时间约为 ( )
A.3个月 | B.4个月 | C.8个月 | D.9个月 |
图为“我国1990~2007年某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④区土地利用类型应为()
A.商业用地 | B.工业用地 | C.政府机关用地 | D.居住用地 |
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 |
B.③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多 |
C.K滨河地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 |
D.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①区 |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圈4),完成8~9题。可知该市()
可推测该市 ()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 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
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图4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完成5-7题。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A.工业 | B.行政中心 | C.海洋运输和贸易 | D.居民人口密度 |
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A.0~8km | B.9~16km | C.17~24km | D.25~35 km |
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
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
C.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 |
D.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
图2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一年龄构成。读图2.完成3~4题。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A.①③④② | B.②④③① | C.④②③①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