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这说明
A.明朝废除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 B.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
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20世纪初,中国出现“文明排外”的思想。其直接原因是
A.对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反思 | B.对西方列强侵略的认识逐渐全面 |
C.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D.新文化运动中民主思想的影响 |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合作统一战线逐步形成。根据国共两党协议,8月28日,国民政府
官布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
路军。右图是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所佩用的胸章。
该胸章佩用的时间应该是公元
A.1938年 | B.1939年 |
C.1940年 | D.1941年 |
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A.以鸦片换取白银 | B.以鸦片换取丝茶 |
C.以白银换取丝茶 | D.以白银换取丝绸瓷器 |
(咸丰、同治年间)《夷场行》中写道:“人间何地无沧桑,平填黄浦成夷场;高高下下嘘蜃气,十十五五罗蜂房;青红黄绿辨旗色,规制略似棋枰方。”该诗揭露了的夷场现象最早应该出现在
A.鸦片战争之后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
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A.平等外交思想 | B.屈辱外交思想 |
C.传统夷夏思想 | D.殖民外交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