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这一反思是针对某政策的弊病而言的。这一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斯大林模式 | D.赫鲁晓夫改革 |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千秋耻,终当雪……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校歌写于
A.辛亥革命时期 | B.国民革命时期 |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D.抗日战争时期 |
下图是学生在小组研究学习中出现的一幅地图。其研究主题是
A.国民革命运动的成就 | B.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
C.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 | D.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
太原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黄绍竑 |
|||
第2集团军总司令 |
孙连仲 |
第6集团军总司令 |
扬爱源 |
第7集团军总司令 |
傅作义 |
第14集团军总司令 |
卫立煌 |
第18集团军总司令 |
朱德 |
第22集团军总司令 |
邓侯锡 |
该材料可以说明
A.国民党军队全力承担太原会战的作战任务
B.新四军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和领导
C.国共两党在两个战场的积极配合
D.八路军在正面战场曾作出重大贡献
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声明:“(日本)执迷不悟……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甘为破坏全人类和平与正义之戎首,逞其侵略无厌之野心。举凡尊重信义之国家,咸属忍无可忍。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声明发表的直接诱因是
A.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 B.国共第二次合作已正式实现 |
C.太平洋战争爆发及美国参战 |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 |
抗战期间八路军某刊物报道:“八路军在抗战一年半中,在蒋委员长与战区司令长官的领导之下,在朱彭总副司令及各部各级长官与共产党员的领导之下,协同各部友军,进行了英勇的抗战。”与报道相一致的“英勇的抗战”是
A.百团大战 | B.平型关大捷 |
C.徐州会战 | D.淞沪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