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某路线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①、③所在的大运河河段南下运输的主要货物是
A.稻谷 | B.铁矿石 | C.石油 | D.煤炭 |
此工程完工后,如不合理利用,图示区域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次生盐碱化 | B.海水入侵 |
C.水旱灾害加剧 | D.水土流失加重 |
关于东线调水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①逐级提水能耗大,易受污染,水质变坏
②江淮沿线水生生物生长受到不利影响
③与中线、西线工程相比,施工难度大,投资大
④ 可能导致沿线生态恶化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对夏季空调冷负荷(达到某温度的致冷耗电量)进行测算,一组是根据该地气象站某日测得的气温,另一组是根据同一天在城市某住宅小区观测的气温数据,如下表。读表完成13—14题。
时间 |
5:00 |
9:00 |
13:00 |
17:00 |
据小区温度测算冷负荷(千瓦) |
760 |
790 |
910 |
990 |
据气象站温度测算冷负荷(千瓦) |
560 |
590 |
710 |
785 |
13.据表可推断该地气象站最有可能位于
A.住宅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城郊区
14.下列地理环境问题不是主要由城市化产生的是
A.城市洪水 B.“雾岛”效应 C.酸雨 D.咸湖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以广州南沙为平台,牵线“珠三角”,共建华南经济圈规划,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关系。读“红三角”地区示意图,回答10—12题。
10.2008年春运期间,我国部分省区遇到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雪灾,造成大量返乡民工的滞留,滞留的民工主要是:
A.通过铁路甲南下 B.通过铁路乙南下
C.通过铁路甲北上 D.通过铁路乙北上
11.“红三角”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沙漠化 B.盐渍化 C.石漠化 D.红色荒漠化
12.近年来“红三角”地区不断接纳“珠三角”地区转移来的
A.IT产业 B.纺织服装制造业
C.石油加工业 D.汽车制造业
地表景观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而产生的地域分异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 D.不规律的地域分异 |
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利用“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 B.地理信息系统 | C.全球定位系统 | D.数字地球 |
“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是
A.台风 | B.地震 | C.水体污染 | D.噪声污染 |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从立夏(5月5日前后)至立秋(8月7日前后)
A.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逐渐增大 |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
C.是观赏北京香山红叶的最佳季节 | D.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