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DNA分子中含有1 000个碱基对(P元素只含32P)。若将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两次,则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原来
| A.减少1500 | B.增加1500 | C.增加1000![]() |
D.减少1000 |
在裸岩上发生的演替过程中,苔藓之所以能代替地衣,是因为()
| A.苔藓能进一步使岩石分解,使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 |
| B.苔藓比地衣的进化地位高,适应性比地衣强 |
| C.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
| D.苔藓比地衣需要的有机物少,更适合于在裸岩上生存 |
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
|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
|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
|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
|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
| 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六个阶段 |
| 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
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 A.温度、食物 | B.温度、光照 |
| C.温度、温度 | D.光照、食物 |
近几十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 B.性别比例适当 |
|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