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折共1160件,共3391件事。明太祖即使“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也无法把事情一一处理好。
材料二(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己。……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编、检、讲读之官(指编修)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世宗时,三殿成,改华盖为中极为建极,阁衔因之。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明史》卷72《职官志》
材料三至嘉靖以后,等怙宠行私,上窃朝廷之权,下侵六曹之职,怨毒盈于天下,而祸败随之。盖阁臣之外重势而蒙恶声至此而极。
——叶向高《纶扉奏稿》卷10《乞休第十一疏》
材料四(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五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摘自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送到皇宫的奏章如此之多,主要是因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作了什么改革?什么人协助明太祖处理如此之多的奏章?
(2)据材料二指出,殿阁大学士的职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3)有人认为严嵩、张居正等专权说明当时君主专制制度已经严重削弱,结合材料三、四谈谈你的看法。(4分)
(4)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5分)近代以来,人类社会以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着世界,世界在变化中不断发展。

(1)依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公元1400年前世界洲际贸易的基本情况。(4分)

(2)与公元1400年前相比,公元1900年前后的世界洲际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并简析出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
材料三英、美、中三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

(3)阐释你从材料中得到的历史信息。(6分)

(15分)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争与和平
林则徐虎门销烟后,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攻打中国的意见,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首相奏请维多利亚女王,女王同意对华宣战,鸦片战争爆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英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加以阐释。(3分)
材料二商务斗争与文明碰撞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开端”。今天有的历史学者又提出了“鸦片战争----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的新认识。
(2)材料二中“商务关系斗争”的观点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鸦片战争的?(2分)其本质意图在于什么?(2分)材料二中“两种文明碰撞”这一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2分)
材料三偶然与必然
英国工业革命清政府禁烟运动
(3)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6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撒切尔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撒切尔的一系列政策确实取得效果,从1983年起情况好转,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通货开始稳定,失业率也持续下降,达到了正常水平。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里根上台后的施政纲领,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大规模削减个人及公司所得税;大规模削减非国防开支;放慢货币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切实放松政府管制;大规模增加国防开支;几年之内平衡联邦预算。1981年2月18日,里根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就是根据这些方面的内容制订的。从1983至1988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4.2%。这次回升时间,高于战后前8个经济周期45个月的平均长度。
——摘编自刘绪贻《美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撤切尔改革与里根改革的相同之处。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次改革的历史背景。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大唐令,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退休)。五品以上上表,六品以下申省奏闻。……其五品以上,籍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
——《通典》
材料二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给以诰敕。”弘治四年(1491年),又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清朝文官,六十岁令致仕。武官则不然,副将以下,年满六十,概予罢。低级武官,退休更早,参将五十四,游击五十一, 都司守备四十八,千总、把总四十五。
——《中国古代退休制度的发展演变》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明清时期官吏“致仕”的变化。(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古代实行官吏退休制度的目的是什么?(6分)

(15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厄内斯特·梅在1984年的一篇论文中说:二次大战后,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1945年以后两国关系不可能出现任何缓解……传统、观念、感情、习俗各方面都刺激着敌对状态的出现,两国均没有足够力量避免这种冲突。
——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二 到五十年代中期,美苏经过实施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敌对政策和措施,终于酿成拥有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军事组织和地缘政治版图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对峙,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
——牛军《冷战的起源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冷战并非只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而是由形形色色的冲突对抗组成的,至少有四个:工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与原料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但由于苏联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小国所产生的民族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冷战仍在继续。
——沃尔特·拉菲博尔《冷战结束了吗?》
材料四 二十一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
——程广中 汪徐和《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后及后冷战时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美苏注定会成为对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怎样对待对手的。(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二次大战后到五十年代中期,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六七十年代,又有什么新变化?(4分)
(3)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材料三的作者为什么说冷战仍在继续?据材料四,分析个别大国还能在世界上建立霸权吗?请说明理由。(5分)
(4)综合上述材料,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