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完成①②题。
古 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①,树木何修修②。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③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注】①飚(biāo)风:暴风。②修修:形容树木干枯的样子。③思:悲。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这三句写秋风萧瑟,诗人愁情满怀,出入难安,无计摆脱。 |
B.“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何人”“谁不”,以两个反问表明,除了诗人以外,座中其他人都不忧愁。 |
C.“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两句,描写了北方边地的树木被狂风吹得枝叶干枯,给人以萧疏之感。 |
D.“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两句,表明诗人离家越来越远,乡愁越来越重,因而日见消瘦,衣带渐宽。 |
②这首诗中“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两句堪称写愁妙笔,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曹邺
获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
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注释]①一各蔓生植物。②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功成之后游于五湖。
(1)诗歌描写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画面?通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2)诗的颔联和颈联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具体谈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5分)
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①簟(diàn):竹席。②觉(jiào):睡醒。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1)、 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心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2)、诗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诣红楼寻广宣不遇留题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赦,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错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作者常有往来,诗酒唱和,过从甚密。②红楼:长安城东北角的安国寺内朱红色的大楼,巍然屹壹,富丽堂皇。③户钧:开门的工具。
(1)诗歌第二句中的“倚”字用的极妙,试简要赏析。(5分)
(2)诗人访发不遇,并不返回,反而反宾为主,设法开门,乍一看似乎不尽情理,仔细咀嚼,却又觉得合情合理,从这一细节中你读出怎样丰富的内涵?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中初夏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熙宁二年王安石得到宋神宗支持,开始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并于四年退居洛阳,此诗即写于他退居洛阳之时。
(1)、本诗写景有远景近景,有实景虚景。请分别指出,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2)、这首诗是一首纯粹的写景诗吗?请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游
王今
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
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
注:春城:扬州,因唐人韩翃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得名。
(1)简要分析第一、第二句描写的内容及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2)简要赏析“醉倚层台笑上楼”旬中“醉”字的多层含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