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谐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持而成者也。”材料反映的正确信息有
①夏商时期天子与诸侯之间是方国联盟盟主与成员的关系,没有严格的尊卑等级关系 
②灭商建周之后,建立诸侯国,天子与诸侯之间成为尊卑等级的君臣关系
③有功臣、兄弟、甥舅姻亲关系着皆为其受封对象,和周王成为君臣关系
④鲁卫晋齐四国封君都是王族,作为周王室的主要屏藩⑤分封制形成的大一统局面与支撑它的宗法制互为表里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郡尉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依据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具有
①君臣关系 ②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③等级从属关系④兄终弟及的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中,“礼”主要指

A.礼仪    B.制度    C.风俗    D.贡赋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有3291件事。皇帝一天要处理问题411件事,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皇帝勤于政事 B.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C.明初政事繁多 D.无人协助皇帝处理奏章

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构成是

A.行省、路、州、县 B.诸侯王国与郡、县 C.州、郡、县 D.道、州、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