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静电除尘治理悬浮颗粒物污染,其依据是胶体的电泳原理 |
B.“候氏制碱法中”,在饱和的NaCl溶液中先通入NH3,再通入CO2 |
C.水的离子积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60℃时0.01mol/LNaOH 溶液PH=12 |
D.叠氮酸与醋酸的酸性相似,在NaN3的水溶液中存在离子浓度:c(Na+)> c(N3-)> c(OH-)> c(H+) |
下列选项中所涉及的两个量一定相等的是
A.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溶解与阴极析出的铜的质量 |
B.6.2gNa2O 和7.8gNa2O2中所含的离子数 |
C.11.2 LN2与14gCO气体所含有的原子数 |
D.20g重水(D2O)与34gNH3所含有的电子数 |
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出热量关系:a<b <92.4 |
B.三个容器内反应的平衡常数:③>①>② |
C.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③ |
D.N2的转化率:②>①>③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
B.用乙醇和浓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
C.在室温下,向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的体系中加入蒸馏水,氯化银的Ksp保持不变 |
D.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
氡是放射性稀有气体元素,氡气吸入体内有害健康,氡的核电荷数是86,相对原子质量是222。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放射性矿物分解放出的“锕射气”,是由质子数86,质量数219的原子组成,下列有关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氡气在标准状况下密度约是19.82g![]() |
B.氡气化学性质较活泼,因此对人体有害 |
C.氡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 |
D.“锕射气”是氡的同位素 |
将过量的氯气通入30mL浓度为10.0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的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15 mol |
B.当反应中被氧化的氯元素和被还原的氯元素之比为1:4时,溶液中NaClO和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
C.溶液中n(Na+):n(Cl-)可能为7:3 |
D.若Cl2与NaOH的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n<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