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狂夫(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夏,杜甫49岁,地点为成都草堂。
历代评论家认为第三句中“含”字精炼传神,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诗中,不乏歌咏优美自然风光的佳作,也不乏抒写潦倒穷愁境遇的名篇。本诗却将这两种看似无法调和的情景完美地融合在“狂夫”这一形象上。请从景情关系这个角度入手,结合全诗对这一形象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登快阁①
黄庭坚
痴儿②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③已为佳人绝,青眼④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地名,在江西太和县。黄庭坚时任知县。②痴儿:作者自比。③朱弦:《吕氏春秋》:“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④青眼:《世说新语》载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指眼珠在中间,对人表示好感,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一个“归”字。

请说说此诗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的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做干的虚衔。
第三联中有两字用得生动传神,请找出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这首诗描写竹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竹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⑴—⑵题。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 ①此诗写于1279年秋,诗人抗元战败被俘,在押往大都(北京)途中,路经金陵(南京)而作。②离宫即行宫,南宋初,高宗曾留驻金陵,建立行宫。
⑴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诗人目睹之景,衰草遍地、行宫荒凉、夕阳残照,一幅破败景象,暗示了南宋朝廷已经覆灭。
B.三、四句采用对比手法,“元无异”“半已非”巨大的反差设置,写出了战争摧残后城垣颓坏、人民离散的景象。
C.五、六句融情于景,通过写满地芦花的衰落飘零和旧家燕子的无依无靠,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叹惋。
D.此诗语言不事雕琢,抒情真挚自然,虽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么慷慨高昂,却也沉挚悲壮。

⑵ 结合全诗,简述结尾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畏”字用得极妙,说说妙在何处。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畏”字用得极妙,说说妙在何处。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