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
| B.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
| C.经济发展呈现“滞胀”现象 |
|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其中,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
| B.市场拓展,英国加快了城市化 |
| C.议会改革,英国完善了民主政治 |
| D.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布罗代尔在《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指的“奇迹”主要是指()
| A.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
| B.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
| C.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 |
| D.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
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
| 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
|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
|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
1933年6月,资本主义各国在伦敦举行的世界经济会议无果而终。这突出的说明经济大危机()
| A.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关系空前紧张 |
| B.瓦解了国际金融体系 |
| C.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
| D.中断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
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
|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