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名为《我的爷爷》的作文中写道,“我的爷爷出生于1920年,18岁参加了工农红军闹革命;之后跟随部队参加了百团大战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又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大别山脚下并扎根下来,率领当地农民进行土改运动;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我爷爷担任人民公社书记,带领社员开荒修渠……”与史实相符的有
| A.1处 | B.2处 | C.3处 | D.4处 |
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
|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
|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
|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 | B.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
| C.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 D.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
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 “贵”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
| A.工部 | B.礼部 | C.户部 | D.吏部 |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
|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
观察下表,在西周时期,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妻妾 |
一般称谓 |
| 妻(正配) |
A. 三哥(20岁) B. 四哥(14岁) |
| 妾一(侧室) |
C.大哥(25岁) |
| 妾二(侧室) |
D.二哥(22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