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

年代 
福建莆田
直隶宝坻
湖北川汗
康熙十五年(1676)
 
192丁
0丁
康熙二十五年(1686)
88丁
22丁
24丁
康熙三十年(1691)
58丁
10丁
14丁

 
A.三藩之乱      B.准噶尔叛乱      C.郑氏割据        D.大兴文字狱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后,世界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其他文明不得不仿效他。”中国近代能够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天朝天亩制度》

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国家
数量(艘)
1500—1599年
1600—1700年
1701—1800年
葡萄牙
705
371
196
荷兰
65
1770
2950
英格兰

811
1865
欧洲合计
770
3161
6661

——安格森.麦迪生:《世界经济千年史》
A.16世纪以来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
B.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新航路
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之势

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因为历史的曲折与反复,近代西方历史上某国曾获得了“各种政体的试验场”的称号。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 B.贩卖黑奴
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

2010年12月21日光明网发表《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一文指出,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这一趋势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趋势 B.近代农村生活的艰辛导致人才外流
C.近代城市生活对农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D.近代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日益扩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