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其中财政改革是当今改革的最佳突破口之一。
2009年两会之后,我国“国家账单”首次以四张主要表格的形式“亮相”,迈出了推进中央财政预算公开的历史性一步。
预算公开的步伐逐渐提速。2010年两会之后,“国家账单”的公开范围从四张表格增加至十二张表格,科目更加细化、解释更加翔实。共计有70多个中央部门首次在其门户网站晒出“账单”。
2011年两会前夕,财政部要求基层财政部门加快晒出其专项支出“账单”,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陆续公布其“账单”。
“裸”、“全裸”、“一裸惊天系”,四川省巴中市白庙乡政府前不久向社会公开自己公务开支明细后,收获了一个响亮的正好——“全裸政府”。登陆白庙乡的网站,点击政务公开栏,任何人都可以查询到该乡的财政收支数据,尤其是刚刚公布的机关经费支出,不仅三公消费中的公款接待、公车消费,都有相关明细,甚至一块五毛钱的信纸花费都被列入其中,并且说明了每笔花费的事由、发生时间、经办人、证明人等等详细内容。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4月1日,掌管全国“钱袋子”的财政部率先公开2011年部门预算,并破天荒地将尺度扩大到“项”一级。
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说明政府部门公开预算信息有哪些重要意义?
(2)公民可以通过哪些制度了解政府的财政收支?
(3)公民了解政府财政收支应注意哪些问题?
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公布了11月份互联网九大热词。其中,“给力”以突破50万的点击量荣登榜首。今年流行的网络热词还有 “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油你涨”、“神马都是浮云”、“我爸是李刚”等等。面对网络热词的流行,某班同学对“网络用语与汉语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主要观点有
(1)网络语言有着五彩缤纷的词汇,超越常规的语法,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极大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手段。
(2)网络热词会给汉语造成污染,破坏汉语的纯洁,进而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语文学习。
请用对矛盾的观点分析评价上述观点,并陈述你的观点。
备受社会关注的车船税法草案,2010年10月底首次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根据惯例法律草案全文公开,广泛征求意见。
仅一个月里,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的公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充分表达立法建议,总共提交97295万条意见和40封信件。其中很多意见反映,排气量在2.0以下的乘用车是城市普通消费者拥有的主打车型,草案不应将这类车的税额提高,要求降低或维持现行税额。有的意见认为,对3.0以上的乘用车,草案规定的税负太轻,建议进一步加重。
(1)请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2)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知识分析上述公众的意见。
2010年3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刊登《两会家书——海外游子致两会的17封建言信》组稿。这17封“家书”是海外学子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经历,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多角度思考和多方面建议,包括:城市交通、中国制造、地产税制、医疗改革、反腐、大学生就业、关于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等。
请用《探索规律实事求是》知识回答:
(1)材料中“这17封‘家书’是海外学子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经历,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多角度思考和多方面建议”这段话体现了哲学上哪对关系?并简单阐述这一辩证关系。
(2)这17封“家书”,对我们青年学生有什么哲学启示?
“3Q”大战升级。11月3日晚18时起,腾讯公司突然宣布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由于QQ拥有6亿注册用户,而360的用户量也高达3亿,因此中国绝大多数互联网用户被迫卷入360和腾讯公司的争端,不得不进行“二选一”。此后,工信部等三部委发文严厉谴责“3Q大战”罔顾消费者权益,并要求双方5日内向社会公开道歉。并同时发文称,下一步会同有关部门对两公司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进行调查处分。
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腾讯公司这一行为损害了消费者什么权利?
(2)工信部等对“3Q大战”的干预,对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重要启示?
日前,一则名为“上海市宝山区某行政村村务公开栏”的帖子在KDS等本地论坛迅速蹿红,引发网友热议的是一张摄于“干部报酬及相关费用支出”的照片,村支书年终奖22万(见下图)。
(1)村支书年终奖22万,从经济学上来说应该属于什么分配?这一分配方式是由什么决定的?
(2)网民发贴和热议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那种形式?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