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结合诗句简要赏析首句“丝丝”一词的妙处。
本词除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之外,还运用了其他几种修辞手法来表现思归之情。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相应词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琅琊溪①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田园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这首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请简要分析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在本诗中的表现。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客中九日
[明]王灿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诗歌的第三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古人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斋记事
刘止一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局:棋盘)方。
未用较得失,哪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解】刘止一,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后因“忤秦桧”而被罢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思想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