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斯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这主要基于
| A.雅典公民拥有基本一致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
| B.共同遵守和信仰的神谕 |
| C.共同参与的奥林匹克竞技会 |
| D.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
据史料记载:“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罗马法律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这使得罗马帝国
| A.通过习惯法保护外邦人的利益 | B.将习惯法完善为成文法 |
| C.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 D.将万民法上升为自然法 |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材料所指的选官制度主要盛行于
| A.西周时期 | B.两汉时期 | C.隋唐时期 | D.民国时期 |
明朝晚期历史学家谈迁的《北游录》讲到一个叫丁宾的人,进士及第后,官至尚书。有人对他讲,你现在可以看点古文了。他问该看点什么呢?那人说:无非就是韩柳欧苏。丁宾问:韩柳欧苏是几个人?后来有人跟他讲二十二史;他说一个人怎么写那么多东西?对此材料正确的理解是
| A.唐宋散文是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 | B.作者讽刺官场腐败 |
| C.讥讽读书人只知经义不知史书 | D.表达谈迁科举考试后失落的心情 |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上述材料反映出
①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又有一些变化②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③元朝在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④元朝推行的民族政策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