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提倡(    )

A.启发诱导,反对注入式的教育方式
B.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C.因材施教,主张依据对象而进行教学
D.为国举贤,宣传“仁”为核心的思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7世纪前,欧洲主流观念极力在中国与欧洲间寻找相似性:18世纪时开始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的认识,这个观念一直统率着欧洲人的中国观;一战后,有个别学者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区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

A.中西文明在碰接中逐渐融合
B.欧洲始终非常敬仰中华文明
C.欧洲对华认知停留在启蒙时期
D.欧洲对华评价取决于其现实需求

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有记载:1969年4月林彪向“九大”作报告,不再用在此之前美国是中国头号大敌的说法,并形容苏联同样对中国有重大威胁。林还重申毛泽东在1965年的讲话――除非中国领土受到侵犯,也无意对外掀起战争。这表明中国

A.全面改善中美关系 B.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C.试图调整自己的外交战略 D.开始构建新的国际战略同盟

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437个,1962年为38 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 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卞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

A.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B.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C.解决了市场机制的运用问题 D.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曾指出:“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 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好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文中的“这种拿手好戏”主要 指的是

A.机动灵活的运动战 B.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
C.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D.工农武装割据的策略

下列二图分别是1867—1885年外国棉布进口值趋势图(图甲)及棉纱进口值趋势图(图乙),造成两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中国陷入世界市场 B.洋务民用企业发展
C.资本主义发展迅猛 D.自然经济强烈抵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