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古代雅典某年全国人口总数为30万人,自由民约为26.8万,其中男性成年公民6.7万人,外邦人约4万人,奴隶约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 A.约6.7万 | B.约26.8万 | C.约11.7万 | D.约10.7万人 |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写道:“他站在那里,扶着讲台,眨着眼睛巡视人群,……显然没有注意长时间的欢呼,这欢呼持续了好几分钟。当欢呼声静下来后,他只简洁地说了一句话:我们现在将开始建立社会主义秩序!晾天动地的欢呼声便再次响起。”与这一场景直接相关的是( )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B.巴黎公社的诞生 |
| C.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 | D.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
布尔什维克的政敌,立宪民主党领导人帕·米留可夫指出:十月革命是“俄国革命长期复杂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它不是对二月革命的否定,而是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主要是指( )
| A.签订条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
| B.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
| C.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和沙皇反动统治 |
|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苏维埃共同执政 |
列宁作为十月革命的象征,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列宁之所以“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十月革命( )
| A.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政治目的 |
| B.率先将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践 |
| C.开创了俄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 |
| D.验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之初,只有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1830年,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成年男性拥有选举权,而拥有被选举权的人则更少。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的选举。由此可见( )
|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
| B.英国的议会制度通过改革逐步得到发展完善 |
| C.议会是英国政治权利的核心 |
| D.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议会制度的改革 |
2013年8月29日英国议会下院投票否决了政府对叙利亚进行军事干预的动议。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国会反对向叙利亚动武,政府将“采取相应的行动”。这表明( )
| A.英国首相不再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领袖,但依然掌握着国家大权 |
| B.英国议会权力高于首相,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
| C.如果卡梅伦首相坚持对叙利亚动武,议会也只能同意而不能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
| D.卡梅伦首相也可以选择解散议会,重新选举,让新议会通过对叙利亚动武的议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