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
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
A.沙尘暴频度减少 |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
C.土壤盐碱度升高 |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
该图为“世界铁路大陆桥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①②③三图中“大陆桥”连接的各大城市,其共同之处有()
A.“大陆桥”东端的城市都是本国首都 |
B.“大陆桥”东端的城市均位于大河冲积平原上 |
C.“大陆桥”西端的城市最冷月均温在0°C以上 |
D.“大陆桥”西端的城市附近海域均有著名渔场分布 |
关于大陆桥经过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及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两图“大陆桥”所经国家都有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 |
B.②、③两图“大陆桥”所经国家都有水稻种植业 |
C.①、③两图“大陆桥”东端7月都高温多雨 |
D.①、②两图“大陆桥”西端作物生长期一致 |
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问题。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 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
A.地形影响 | B.降水影响 | C.大气环流影响 | D.洋流影响 |
F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 B.降水条件 | C.地形 | D.洋流 |
M地为世界重要的渔场,其成因是()
A.温带海区 | B.暖寒流交汇 | C.上升流的影响 | D.河流的流入 |
该图是某地区年干燥度等值线图,年干燥度为年可能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读图回答问题。M点的值可能是()
A.0.4 | B.0.8 | C.1.2 | D.1.6 |
导致图中①、②两地年干燥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 B.热量 | C.降水 | D.土壤 |
N地等值线向南凸出,其主要原因是N地()
A.海拔高于同纬度地区 |
B.年降水量小于同纬度地区 |
C.光照大于同纬度地区 |
D.受西北季风影响大于同纬度地区 |
读沿107°48′E线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某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汉水以北山脉北侧的A市最低气温为-20.6℃,山脉南侧的B市最低气温为-7.6℃。两地气温差异形成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低的差异 |
B.冬季风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差异 |
C.吹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差异 |
D.阳坡和阴坡的差异 |
汉水以北山脉是()
A.年降水量400mm的分界线 |
B.温带草原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
C.年平均气温0℃的分界线 |
D.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
该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右侧分别表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关于乙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P湖为淡水湖,水面季节变化较大 |
B.乙河是在向斜谷地上发育的河流 |
C.乙河为内流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
D.P湖是乙河的重要补给水源 |
关于甲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部分河段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发生 |
B.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
C.Q湖最大湖面b出现于七月 |
D.冬季盛行西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