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 。X、Y、Z三种元素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所示变化:
已知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元素的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的少一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的单质与Z的单质可制成新型的化学电源(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则正极通入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室需要0.1mol/L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3)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 mL量筒最好
(4)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的质量为 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 0.1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实验一:甲同学利用Al、Fe、Mg和2 mol/L的稀硫酸,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 mol/L的硫酸于试管中;②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Al、Fe、Mg |
反应快慢:Mg>Al>Fe |
反应物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
(1)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
(2)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下图装置同温下进行定量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Fe分别和0.5 mol/L及2 mol/L的足量稀H2SO4反应,通过________可以说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二: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的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较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观点来计算反应热。已知:
P4(s,白磷)+5O2(g)===P4O10(s)ΔH1=-2983.2 kJ·mol-1①
P(s,红磷)+5/4O2(g)="==1/4" P4O10(s)ΔH2=-738.5 kJ·mol-1②
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相同状况下,能量状态较低的是________;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________(填“高”或“低”)。)
右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
(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实验室用该硫酸配制240mL0.46 mol·L-1的稀硫酸,则
①需要该硫酸的体积为 mL;
②实验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 ;
③配制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步骤和操作如下图所示:将上述实验步骤A—F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 。
④该同学实际配制得到的浓度为0.45 mol·L-1,可能的原因是
A.量取浓H2SO4时仰视刻度 |
B.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 |
C.没有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
D.定容时仰视刻度 |
I、如图为实验室蒸馏自来水得到少量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请指出上图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 。
(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的沸石,其作用是 。
II、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 萃取分液 B 升华 C 结晶 D 分液 E 蒸馏 F 过滤
(1) 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2) 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
(3) 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4) 分离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OH)2;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Ⅰ.(1)在探究沉淀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其具体操作依次为 。
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2)B中试剂为 。
(3)能证明生成物中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 。
Ⅱ.若CuCO3和Cu(OH)2两者都有,可利用下列装置通过实验测定其组成。
(4)实验开始和结束时都要通入过量的空气,请说明结束时通入过量空气的作用是 。
(5)各装置连接顺序为 e→ →h。(填字母序号)
(6)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克,装置B质量增加了n克,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