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说“毛泽东指出,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根据以上材料判断“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含义是
①新中国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②不急于同帝国主义建交
③指与外国(主要指帝国主义)建立外交关系需要合适的时机和条件
④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国家建交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②③ |
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安格森.麦迪生:《世界经济千年史》
A.16世纪后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 |
B.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
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新航路 |
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之势 |
新航路的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促进的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增长 |
B.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开始疯狂的海外殖民掠夺 |
C.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互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
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
人们在历史的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遭遇,全球史观/侵犯 |
B.欧洲/文明遭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 |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遭遇 |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遭遇 |
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类似王家“以商贾兴”的商人群体的出现,是明清时期商业活动的一大特色。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明清时期晋商和徽商是最著名的商帮 | B.商帮主要指相同行业商人结成的商人群体 |
C.商帮的出现与商品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 D.商帮以会馆、公所为联络、计议之所 |
明朝冯梦龙在《三言两拍》里有很多关于社会现象的描写。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杨八志(陕西商人)与李氏商议道:“我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家事日渐消乏。祖上原在闽、广为商,我欲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往漳州商贩,图几分利息,以为赡家之资,不知娘子意下如何?”该材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 B.科举制度阻碍商业的发展 |
C.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深入人心 | D.商业活动改变着人们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