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16日,举世瞩目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它旨在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其生效标志着人类在保护地球家园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在改善大气环境、减少气象灾害方面所起的最大作用在于:
A.有利于防止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影响 | B.有利于防止全球气候变暖 |
C.有利于减少臭氧层空洞对人类产生的影响 | D.有利于防止酸雨的产生 |
《京都议定书》实施后受到冲击最大的产业可能是
A.水泥、电子 | B.服装、电镀 | C.钢铁、化工 | D.造纸、纺织 |
《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由于限制了国外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我国能源的进口 |
B.为我国燃烧煤、石油为主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C.“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将受到限制 |
D.我国以绿色环保为主的企业会受到更多的绿色壁垒 |
我国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其中正确的是
A.引进发达国家的高密集产品和高能耗项目到我国 | B.将东部高能耗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去发展 |
C.调整能源结构,加快风能、核能、潮汐能新能源的开发 | D.加速进口石油,提高油价。 |
下列主张和观念,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A.可持续发展重在经济的持续发展 |
B.发达国家应当限制消费 |
C.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保护 |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保护全球环境时,发展中国家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 |
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
A.①地的较大 | B.②地的较大 |
C.两地相当 | 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
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
A.西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东南风 |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如果图示地区都位于大陆西岸,那么①②③④图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热带沙漠气候 | D.热带草原气候 |
在水库及其周围,由于地面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回答下列问题。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四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关于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风力减小 | B.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增加 |
C.气温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 | D.增加周边地区空气湿度 |
大气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大气每时每刻都处在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热力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 |
B.近地面气温高处,空气上升,气压较低 |
C.近地面大气气温低的地方,高空的等压面向上拱起 |
D.热力环流与气旋、反气旋一样都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是( )
据新华社电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3年10月31日11时3分在吉林省松原市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7分钟后,11时10分当地再次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据了解,东北地区哈尔滨、长春等大城市均有较强震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核 | B.上地幔 | C.下地幔 | D.地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