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打春牛”是我国立春重要的民俗活动,见下图。据考证,这一风俗,在周代已经出现,《周礼·月冷》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意”就是最早的记述。“鞭打春牛”的活动,反映了
A.我国古代对牛的高度重视 |
B.牛耕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并推广 |
C.牛妨碍了农业生产 |
D.生产方式对生活习俗的巨大影响 |
2014年7月,世贸组织就中美间部分贸易争端投诉作出裁决,认定2012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的反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相关协议,美国征收了不当关税。这一裁决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
A.充分照顾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 | B.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国际贸易 |
C.其宗旨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 D.迫使美国摒弃对外贸易壁垒 |
下列组图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经济合作组织的图标。这些组织的出现共同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这一趋势是( )
A.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增强 |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
C.新旧国际经济秩序斗争激烈 | D.发展中国家主导全球化进程 |
下表是对1980—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统计。对表中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
年份 |
1980 |
1981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89 |
增长率 |
-0.3 |
1.9 |
-2.5 |
3.6 |
6.8 |
3.4 |
2.8 |
3.4 |
4.6 |
3.0 |
A. 80年代初的经济波动表明美国深陷经济滞涨的困境
B. 82年后的持续增长是“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结果
C. 80年代初期的负增长主要是由于西欧和日本的竞争
D. 82年后的持续增长表明里根政府的调节和干预有效
1921年初,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原因是实行了( )
A.粮食税 | B.余粮收集制 | C.全面国有化 | D.农业集体化 |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