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著名的“唐宋变革说”,指出从唐到宋,中国进入到一个彻底削平封建割据和贵族势力的“君主——平民”二元结构时代,平民力量开始得到培植。支持“平民崛起”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不包括
A.租佃关系的出现 | B.世俗文化的兴起 |
C.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
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 | B.颜真卿 | C.柳公权 | D.怀素 |
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 B.李贽 | C.陆九渊 | D.黄宗羲 |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 B.从天人感应出发 |
C.从万物本源出发 | D.从人的本性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