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主张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君主)执要,四方来效”的中央集权政府。韩非子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是
A.商鞅正在进行富有成效的变法 | B.有些诸侯国县制基本取代了分封制 |
C.秦始皇发动了兼并六国的战争 | D.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
当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的政策,一些人就讥笑他抄袭了一本书,另一些人称他以社会主义拯救了资本主义。这“一本书”可能是
A.《人权宣言》 | B.《共产党宣言》 |
C.《国富论》 | D.《社会契约论》 |
瑞士牧师慈运理(Ulrich Zwingli)(1484~1531)将希伯来文、希腊文或是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苏黎世当地语言;后来,苏黎世市议会决定了《圣经》改革方案,成为官方政策。1525年苏黎世市议会废止弥撒,改由慈运理的圣餐版本替代。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慈运理是民族英雄 | B.人文主义逐渐深入人心 |
C.宗教改革取得初步成果 | D.启蒙运动冲击传统教权 |
“他们的公民可以在聚会时提出驱逐某一位影响其制度的官员,也可以罢免当时的政府,立刻更换执政团队。”下面的描述与此相符合的是
A.罗马的法律制度保障了公民的权利 |
B.真正的民主是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
C.直接民主是雅典民主制度的特色 |
D.欧美代议制度确保了公民广泛的权利 |
“它还给了大家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那些在过去丧失了机会的年轻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接受教育。”“它”指的是()
A.恢复“双百”方针 | B.恢复高考制度 |
C.改革开放 | D.科教兴国战略 |
梅州市蕉岭县丘逢甲故居外墙上写有一条标语“让钢花开遍蕉岭,让铁水全县奔流。”这条标语最早可能书写于
A.1953年 | B.1956年 |
C.1958年 | D.197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