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点绛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①王禹偁,宋代巨野人。晚年贬知黄州,后拜左司谏、知制诰。淳化二年,贬商州团练副使。真宗时,以直书史事,再贬出京,之黄州,徙靳州。 词中“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展现了怎样的画面?请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感情?(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③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唐朝末年诗人,字太朴。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①久,何年致此身?
注释:①郊扉:郊居。诗歌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概括。
本诗的五、六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两题。
题菊花唐黄巢①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②,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①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②青帝:司春之神,主管春天时令的神。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极言菊多,勾画出了 “孤高绝俗”的菊花形象。 |
B.第二句写菊花凌寒盛放,散发清香,却得不到欣赏。 |
C.第三、四句运用想象手法,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
D.本诗起句平实,结语豪壮,给人以不同凡俗之感。 |
菊唐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注高。
【注】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黄巢的《题菊花》和郑谷的《菊》同是咏菊诗,但表达的情感有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注:1穷:失意,归隐。2通:得意,出仕。王维的诗中很善于用“空”字,下列诗句与“空知返旧林”中的“空”字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
B.“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秋叶独坐》) |
C.“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汉江临泛》) |
D.“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终南别业》) |
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赠友诗。诗题冠以“酬”字,应是张少府先有诗相赠,作者再写此诗回赠给他。 |
B.首联感慨自己人到晚年,惟好清静,对官场之事不再关心,表明作者追求隐逸生活,消极厌世的精神追求。 |
C.颔联中“自顾无长策”反映了作者的苦闷,面对日趋黑暗的政治局面,既不愿同流合污又无能为力,只好归隐。 |
D.尾联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照应了“酬”字,又以不答作答,只勾勒出一幅韵味深蕴的画面,耐人咀嚼,发人深省。 |
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生活追求和情趣?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登楼感怀①
于 谦
晩来无事漫登楼,曲曲栏干总是愁。
渺渺乡关何日到,茫茫天地此生浮。
太行有路东西去,汾水无情日夜流。
华发苍颜成底事,可能辜负钓鱼舟。
注:①诗约作于诗人巡抚山西、河南期间。他长期徘徊于巡抚任上,在四处奔波中感受着岁月的流逝。当时明王朝国势渐颓,诗人虽尽职尽责,却很难有大用之时。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晚来无事漫登楼”一句,“漫”字用得妙,妙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