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 B.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 |
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变 | D.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变 |
“法国大革命使德意志人敏锐地意识到国家。”这句话表明法国大革命
A.大大阻止了德国的建立 | B.摧毁了德意志的封建统治 |
C.直接帮助德国完成统一 | D.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 |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的国家”。这里的“门面”是指
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 B.皇帝权利至高无上 |
C.军国主义浓厚 | D.议会拥有立法权 |
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年-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反映了法国走向共和制的历程非常艰难,其内在社会根源是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
C.各派政治力量斗争非常激烈 | 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法国民主化进程 |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对这份文件解读不正确的是
A.该文件是《权利法案》 | B.它限制了国王的权利 |
C.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 D.有利于议会主权的确立 |
魏源在《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是该国某一机构的音译,该机构应是
A.内阁 | B.议会 | C.首相 | D.最高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