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和大臣讨论如何选拔人才。大臣主张:“应该只问他们个人能力的高低,不要计较他们的家世背景。”皇帝反对大臣的说法,强调“历时久长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这才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件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秦汉时期 | B.南北朝时期 | C.隋唐时期 | D.明清时期 |
在古希腊政治文明的发展中,民主政治逐步完善的标志之一是公民大会的权力不断提升,每一个公民都能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以下因素中与之具有直接因果关联的是
A.港湾众多的地理环境 | B.经济文化交往 | C.自由平等的观念 | D.城邦公民的数量 |
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雅典人集会的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古希腊民主开放的政治理念 | B.从侧面反映了雅典民主政体的情况 |
C.形成的根源是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 | D.与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息息相关 |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④ | D.③④ |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来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A.城邦是由希腊男人控制 | B.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 |
C.只有男人才有政治权利 | D.只有男性公民才有城邦荣誉感 |
当代学者顾准说:“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雅典城邦为直接民主提供的条件是
A.城邦人口相对集中,互相比较熟悉 | B.城邦公民不从事劳动,闲暇时间多 |
C.城邦人口较少,而且公民数量更少 | D.城邦政务简单,人人都有能力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