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献记载中,最能从根本上决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B.“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 |
C.“恶金(指铁)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 |
D.“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 |
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认为,建立在小共和国基础之上的复合共和体制,可以集大共和国的强大性与小共和国的安全性于一身。托克维尔高度肯定了
A.中央集权原则 | B.联邦制原则 |
C.分权制衡原则 | D.民主制原则 |
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
C.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
D.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
“对我来说,事物就是它们对我所显现的那个样子,对你来说,事物就是它们对你所显现的那个样子。”对于此观点评价正确的是
A.体现了理性和思想自由 | B.将人从神权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
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 D.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
雅典城邦的民主制有那个时代的特点,以下对雅典城邦“直接民主”成因的正确理解是
A.古希腊农业经济繁荣 | B.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 |
C.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 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
我国著名外交家吴建民在回顾1979年以来的外交成就时,用了3句话概括:“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两极格局瓦解,美国企图构建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②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③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④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