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用CO2吸收速率表示)的变化。请回答问题:

(1)图中OA段二氧化碳释放速率表示_________________。B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影响曲线BC段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限制曲线CD段光合作用速率的两种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共9分)下图表示一个卵原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时期的细胞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BC时期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D→E时期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EF时期的细胞叫做______________。
(3)E→F→G时期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GH时期的细胞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5)HI时期表示发生了_____________。IJ时期的细胞叫做_____________,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

(共10分)下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某些生理过程的物质变化,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

(1)物质a是,①发生的场所是,③、④过程分别发生于细胞的
(2)①~④过程中,能产生ATP的有,能在植物根尖细胞内发生的过程有
(3)若将在阳光下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移入暗室,立刻停止的过程是,导致细胞内C3的含量,C5的含量 ,然后过程随之停止。
(4)根据实验测定,黄豆种子在萌发时放出b的量多于消耗a的量,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胰岛B细胞移植是一种有效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利用小鼠再生胰腺提取物(RPE)可定向诱导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分化成胰岛B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人羊膜组织刮除血块、上皮细胞,冲洗后剪碎,然后用酶处理,最终制成hAMSCs悬液。将细胞悬液放人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当细胞贴壁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现象,此时细胞停止分裂增殖,这时需要将细胞进行相关处理,然后进行传代培养。
(2)取传至第3代的hAMSCs放入细胞培养板,同时加入RPE进行诱导分化培养。该代hAMSCs能保持细正常的。诱导分化培养15天后,提取细胞的,用胰岛素基因探针进行分子杂交,可初步检测hAMSCs是否分化成胰岛B细胞。
(3)用人的杂交瘤细胞来生产人源单克隆抗体难以成功,因此单克隆抗体大都来自鼠源。但鼠源单抗在人体内使用时,会产生较强的免疫原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发明了嵌合抗体。大致过程如下图所示:

嵌合抗体能降低鼠源抗体的免疫原性,从上图中可以推测,免疫原性的产生主要与抗体的(选填“v区 "、“c区 ")有关。嵌合抗体的生产属于工程范畴。
(4)科学家们用细胞融合实验证明,分化的细胞中存在“闲置不用 " 的结构基因。他们把大鼠肝肿瘤细胞和小鼠成纤维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筛选出含有两套肝细胞染色体和一套成纤维细胞染色体的细胞。这些细胞既保持了合成大鼠肝细胞 3种特异蛋白的能力,也合成了小鼠肝细胞这3种蛋白,但是在正常的小鼠成纤维细胞中从不合成这些。由此可见,融合实验证明了小鼠成纤维细胞

原产于苏格兰的一种折耳猫,耳朵整齐地扣在头上,外观可爱迷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折耳猫是XY型二倍体生物,当折耳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 x 染色体时,只有1条 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成为巴氏小体,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会由于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失活的x染色体可来源于不同的亲本。控制折耳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控制橙色、a控制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橙黑相间的雄性折耳猫,将其体细胞用染色后,制成装片,在显微镜察到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折耳猫的基因型为
(2)折耳猫正常日活动节律是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是由per基因控制的。当该基因突变为perl基因时,节律延长为29小时(长节律);突变为perS基因时,节律缩短为 19 小时(短节律);突变为perO基因时,折耳猫表现为无节律。现有三组交配实验,每组均是正常折耳猫和长节律折耳猫各一只交配。A组子代雌雄均为正常节律 ,B组子代雌性均为正常节律,雌性均为长节律,C组子代雌雄均为一半正常节律,一半长节律。
①per基因可以突变为击 perl、perS、perO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特点。
②per基因不仅控制日活动节律,还影响雄性折耳猫的求偶行为,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③B 组中的亲代正常节律折耳猫性别为
(3)下图为折耳猫某基因的部分片段,若图中a点碱基对变为,b点碱基对变为,c点碱基对变为。则其中点的变化对生物性状表现无影响,其原因是

人体许多生理活动原理的探究都是首先通过动物实验来进行的。狗是科学家们常常选用的实验动物。请对下面生理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狗神经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如上图所示。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表示,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小,离子通透性低(gNa+、gK+分别表示Na+、K+的电导)。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变化分别是Na+,K+。细胞bc段Na+进细胞需要、不需要)能量,cd 出细胞(需要、不需要)能量。
(2)通常情况下狗吃肉后会大量分泌胃液。经过实验发现:先将狗饲喂橄榄油50ml,90分钟后再饲喂肉 150g,狗胃液分泌抑制达2小时。将狗支配胃的神经切除,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相同。据此有人作出假设:脂肪可以刺激小肠前段黏膜产生一种物质经血液循环至胃黏膜细胞抑制胃液分泌。为验证这一假设,实验设计如下:将狗甲的小肠前段结扎为A、B两段,并在B段注人橄榄油50ml,A段不处理。90分钟后,将分别与稀盐酸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并编号A、B。将狗乙、丙的支配胃的神经切除,并饲喂狗乙、丙肉各150g。将等量A、B提取液分别注射入狗乙、丙的静脉中。预期实验结果:乙狗;丙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