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A.a图 | B.b图 |
C.c图 | D.d图 |
北京时间2011年2月18日17时55分,“火星—500”项目的中国志愿者王跃首次踏上模拟火星表面。读该表,完成问题。
火星 |
地球 |
|
直径 |
4220英里 |
7926英里 |
自转轴的倾斜角度 |
25度 |
23.5度 |
公转周期 |
687个地球日 |
365.25日 |
自转周期 |
24小时37分钟 |
23小时56分钟4秒 |
大气 |
主要是二氧化碳以及部分水蒸气 |
氮、氧、氩及其他 |
大气密度 |
0.07 |
1 |
火星与地球相比()
A.自转和公转的速度均比地球快
B.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小
C.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比地球大
D.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
在下列宇宙条件中,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是( )
A.太阳辐射稳定 |
B.八大行星公转互不干扰相对安全 |
C.日地距离适中 |
D.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问题图2中等高线所指的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500m,则等高线①和②的海拔高度分别为:
A.100m、300m | B.200m、400m | C.100m、400m | D.200m、300m |
图中有关河流的画法正确的是:
A.③ | B.④ | C.⑤ | D.③⑤ |
上题中画法正确的河流的流向为:
A.自西南流向东北 | B.自东南流向西北 |
C.自东北流向西南 | D.无法确定 |
读图,回答问题:制约图中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地貌和地形 | B.降水量和褶皱 | C.褶皱和断层 | D.地形和断层 |
如果在该地区地下发现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油井的合适位置是:
A.A处 | B.B处 | C.C处 | D.A处和C处 |
图示地区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断裂、褶皱、侵蚀、堆积 |
B.褶皱、断裂、堆积、侵蚀 |
C.侵蚀、褶皱、堆积、断裂 |
D.褶皱、断裂、侵蚀、堆积 |
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例甲、乙代表的岩石可能为
①甲—岩浆岩 ②甲—变质岩
③乙—岩浆岩 ④乙—变质岩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有关图中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油气资源比较丰富 | B.有利于工程建设 |
C.有可能发育成河谷 | D.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