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C.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是当时美国工人为联合国赶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情景,它反映出

A.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B.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C.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打破外交僵局
D.中国开始对外开放

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材料中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南方谈话 C.“文革”时期全面整顿 D.中共十五大

深圳、厦门等地是我国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表现在

A.突破了计划经济的限制 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对外关系可以独立自主 D.具有特别的行政权力

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

A.社会制度不同 B.实施群体不同 C.主要作用不同 D.享受权利不同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
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 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 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 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D. 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