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今日宇宙网站报道,科学家预计2012年太阳活动将到达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我们可以预感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回答下列各题。太阳活动是
A.有规律可循,但尚无法预报 | B.发生在太阳内部 |
C.以黑子和耀斑为主要标志 | D.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不大 |
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A.2000~2001年 | B.2006~2007年 |
C.2022~2023年 | D.2087~2088年 |
这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当我国东部雨带移到海河流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华北降雨,华南阴雨连绵,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 |
B.华北、华南降雨,东北和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 |
C.东北、华北降雨,华南和长江中下游较旱 |
D.东北、华北降雨,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 |
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40-41题。
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①峰值均出现在4—6月
②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③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④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从下图“中国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可以读出的信息是
A.非季风区的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地区无旱灾发生 |
B.干旱频次高的地区是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 |
C.干旱多发区都分布在平原及水稻种植地区 |
D.旱灾发生频率高与水体污染、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有关 |
下列说法与下图“中国雨涝区分布图”提供的信息不相符的是
A.沿海和平原地区多雨涝 |
B.雨涝的分布大体上是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
C.雨涝与地势高低无关 |
D.雨涝与离海远近密切相关 |
从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看,我国这些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
A.4月至9月 | B.10月至次年3月 | C.6月至11月 | D.12月至次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