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
A.茶叶 | B.玉米 | C.稻米 | D.天然橡胶 |
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 )
A.汽车制造 | B.精钢锻造 | C.软件开发 | D.家具制造 |
下图表示我国江南某林场,其树木砍伐后在地面留下的一截树桩,天空中有一群大雁向左作长途飞行。据此回答1一2题。此时正值北半球
A.夏季 | B.秋季 | C.春季 | D.冬季 |
该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沙尘暴频发季节 | B.美国农民正收割小麦 |
C.地中海地区高温多雨 | D.北京寒梅绽放 |
下图为某植被类型的景观素描图。据图同答(l)一(2)题。该种植被的集中分布区是
A.寒带地区 | B.欧洲 |
C.南美洲 | D.东亚地区 |
对该植被下的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壤―肥力高 | B.灰钙土―肥力高 |
C.黄壤—肥力低 | D.砖红壤—肥力低 |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3一4题。
降雨量(㎜) |
降雨强度 |
混交林地 |
坡耕地 |
荒草地 |
油松幼林地 |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
33 |
弱 |
111 |
0.1 |
155 |
41.3 |
153 |
4.7 |
154 |
l8 |
l4 |
很强 |
29 |
0.5 |
327 |
39.4 |
7l |
0.8 |
212 |
25 |
l9 |
强 |
28 |
0.3 |
113 |
1.2 |
5l |
0.4 |
52 |
0.6 |
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
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 |
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 |
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相同降雨强度下,流失泥沙量由小到大是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读“七省区某种自然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图”,完成1一2题。该植被是
A.高山草甸 | B.温带落叶阔叶林 | C.荒漠 | D.草原 |
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问题是
A.酸雨 | B.水土流失 | C.土地沙化 | D.沙尘暴 |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1一13题。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
B.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 |
C.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 |
D.农牧业活动较多,地表植被破坏 |
在乙地区,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迹象的是
A.地表反射率下降 |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
C.土壤盐碱度升高 |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
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