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② 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 
③ 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④ 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的萌芽 |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 
| C.爵位制度的创设 |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工场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 …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 B.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 
| C.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 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这场“商业革命”的内容不可能包括()
| A.城市商业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 
| B.乡村地区不能设市的规定被废除 | 
| C.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 
| D.以地域为基础的商帮及会馆兴起 | 
清朝“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 A.禁止走私贩运 | 
| B.抑商和禁海 | 
| C.限制造船业的发展 | 
| D.保护渔业资源 |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自元代流传下来的一首民谣,它表达了人们对黄道婆的感念之情。黄道婆的杰出贡献在于()
| A.丝纺织业 | B.棉纺织业 | C.麻纺织业 | D.毛纺织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