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
| A.采取余粮征集制 | 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
| C.实施新经济政策 | 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 |
1912年1月5日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理循在一封信中写道:“《官话报》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强烈支持清廷的报纸,但该报昨天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材料说明
| A.辛亥革命已取得完全胜利 |
| B.民主共和已成大势所趋 |
| C.清帝已经决定宣布退位 |
| D.南北和谈已经取得成功 |
容闳在《太平军中之访察》一文中说:“干王(洪仁玕)居外久,见闻稍广,故较各王略悉外情,即较洪秀全之识见亦略高一筹。”最能说明洪仁玕“略高一筹”的是
| A.创立拜上帝教 | B.筹划金田起义 |
| C.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 D.提出《资政新篇》 |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认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站在西方立场上作出的结论 |
| B.未揭示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
| C.掩盖了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 |
| D.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国际关系准则 |
1877年3月,法国《社会和宗教卫报》有文章写道:“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1875年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这说明
| A.法国共和制的建立已经失败 |
| B.1875年宪法遭到了民众反对 |
| C.法国共和制的巩固面临艰难 |
| D.法国面临新革命运动的爆发 |
2013年12月20日,针对美国部分国会参议员不顾白宫的反对而提出的针对伊朗的新制裁议案,白宫发言人回应说,“即使议案获得通过,总统也会否决”。这表明在美国
| A.总统拥有最高的立法权 |
| B.参议员的权力高于总统 |
| C.政府间的权力相互制约 |
| D.总统只拥有议案否决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