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原子化学性质 相似 |
B.Fe3+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5 |
C.基态铜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
D.基态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
A.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X或Y反应物浓度的减少值来表示 |
B.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可用Z浓度的增加值来表示 |
C.相同条件下,若vx=0.1mol/(L·S),vz=0.2mol/(L·S),则vx表示的反应速率比vz大 |
D.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X或Z浓度的变化值 |
(1)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 。
A.小于92.2 kJ B.等于92.2 kJ C.大于92.2 kJ
(2)保持同一温度,在相同的容器中,若起始时加入2 mol NH3、1mol H2及固体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 。
A.等于0.25 B.大于0.25 C.小于0.25
(3)保持同一温度,在相同的容器中,起始通入一定物质的量N2、H2、NH3,欲使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一定等于0.25。且起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则充入N2的物质的量a(mol)的取值范围是 。
(4)右图是Tl℃时容器中NH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请在该图中补画出该反应在T2℃(T2>T1)时n(NH3)的变化
曲线。
A.N2(g) +3H2(g)![]() |
B.2SO3(g)![]() |
C.4NH3(g)+5O2(g)![]() |
D.H2(g) +CO(g)![]() |
A.增大了X或Y的浓度 |
B.使用了催化剂 |
C.增大了体系压强 |
D.升高了该反应的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