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的共识。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发展低碳经济最主要是为了应对 ( )
A.臭氧层变薄 | B.全球变暖 | C.酸雨扩散 | D.地震频发 |
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开发清洁能源
③禁止二氧化碳的排放 ④追求绿色GDP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红树林为自然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潮间带(能够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的木本植物群落,通常生长在港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读图,回答各题。关于图示海岸的叙述,合理的是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稀少 | B.热带地区,沙质海岸 |
C.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 | D.温带海滩,降水丰沛 |
图示植被的主要功能是
A.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 |
B.降低风速,为船舶提供避风的场所 |
C.绿化美化沿海环境,吸烟滞尘 |
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在8000年前,地球上大约有61亿公顷森林,近1/2的陆地被森林覆盖,目前,地球上仅存有39亿公顷森林和12亿公顷的稀疏林。被破坏的世界森林面积估计每年在1000万公顷以上,许多著名的“森林之国”(如泰国)已名存实亡。早在1977年,泰国已从木材出口国变为木材进口国,泰国呵叻高原葱郁的森林已不复存在,裸露出砖红色的土壤,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读图,据此回答各题。关于上述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上的森林面积在不断减少
②世界上的森林面积没有什么变化
③世界上森林面积减少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④世界上森林面积减少使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 B.风力侵蚀减弱 |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
“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各题。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
C.人均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
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青海大力发展高技产业条件最佳 |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
图示意某I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图,若图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