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
A.“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 |
B.“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
C.“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 |
D.“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先进人士
A.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 B.唤醒了民众反侵略意识 |
C.开启了政治改革大门 | D.提出了民主与科学口号 |
19世纪七十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这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
元朝打破了自魏晋以来三省分掌全国政务的惯例,实行“国之政本”的中书省——省制。对其作用表述有误的是
A.有效避免“政出多门,不相统一” |
B.有效避免宰相专权,架空君主 |
C.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
D.有利于克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争权等弊端 |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有这样的条款“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这体现了《十二铜表法》
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B.蕴含“法治”的精神 |
C.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 D.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 |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表明“新皇帝”的重大举措是
A.建立皇帝制度 | B.废分封,立郡县 |
C.设立三公九卿 | D.统一货币、度量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