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图乙为沿AC线所作的岩层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形及可能存在的资源分别是 ( )
| A.背斜,山地,石油、天然气 | B.背斜,盆地,石油、天然气 |
| C.向斜,山地,地下水 | D.向斜,盆地,石油、天然气 |
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 )
| A.从东南流向西北 |
| B.先是从西南流向东北,然后是从南流向北 |
| C.基本呈南北流向 |
| D.从西北流向东南 |
关于环境人口容量估计正确的叙述是 ()
| A.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 |
| B.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
| C.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只有13.7亿,人口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 |
| D.世界环境人口容量约在300亿左右 |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题。
以某地的四类自然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000 | B.10000 | C.6000 | D.4500 |
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c | B.c<b<a | C.b<a<c | D.a<c<b |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资源 | B.科技水平 | C.生产能力 | D.消费水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 )
①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②短期流动的人口减少定居移民增多③欧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④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⑤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
| A.①③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关于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 A.人口迁移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
| B.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利大于弊,对迁入地恰恰相反 |
| C.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能更好地保护农村自然环境 |
| D.人口迁移会造成国家政局不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