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
有学者认为:“与所谓‘器物—制度—文化’的三阶段说不同,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西化’—‘反西化’—‘现代化”。下列对应该观点所说探索历程“‘反西化’—‘现代化’”两个阶段的是
A.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 |
B.鸦片战争——天平天国运动 |
C.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
D.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
“上谕以永禁设或人与诸国(即列强)仇敌之会,违者皆斩。”这项规定出自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十二铜表法》的第九表中规定的:“不得为任何个人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十二铜表法》的这一条文
A.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
B.保护了所有公民的利益 |
C.使私有财产免受侵害 |
D.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
某学者研究了古代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
A.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 |
B.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 |
C.皇家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落 |
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 |
周初,周公封儿子伯禽于鲁,要他“大启尔宇,为周室辅”。唐穆宗时,贺拔延嗣于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贺拔延嗣不同于诸侯伯禽的地方是
A.与天子是否有宗法关系 |
B.所在地后来是否可能发展为割据势力 |
C.是否拥有辖区内的全权 |
D.其职位设置的目的是否为拱为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