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是将一个地区人们所消耗的各种资源转换成提供这些资源所需的生物生产面积,有效生态承载能力是一个地区自然生态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生态赤字的大小等于有效生态承载能力减去生态足迹差数。
国家名称 |
生态足迹 |
有效生态承载能力 |
生态赤字 |
中国 |
1.5 |
0.7 |
-0.8 |
美国 |
10.3 |
6.7 |
-3.6 |
世界平均 |
2.2 |
1.8 |
-0.4 |
材料表明
①美国的生态赤字比中国高 ②美国的科技发达,资源消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③美国的自然条件优越于中国 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资源问题的根本方法
A.①②③④ | B.![]()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所以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此,我国()
①从2007年起,部分重点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免收学费 ②开展“希望工程”活动 ③确立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④“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投入巨额资金,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 ⑤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A.①③④⑤ | B.①②⑤⑥ | C.①②③⑥ | D.①②③④ |
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其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是()
A.物质文明 | B.精神文明 | C.政治文明 | D.社会文明 |
某村有一“风水宝地”,村民们担心在此地上耕种会招致灾祸。村干部不信邪,带头承包了“风水宝地”,不仅没有遭灾,反而获得了可观的收入。针对上述情况,当地政府应该()
A.认真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B.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C.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 | D.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见之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例如,人们在互换礼物时,中国人一般不会当面立即打开礼物,而美国人则会立即打开礼物并表示感谢;人们在写名字时,中国人的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而欧洲人的名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据此回答9~10题。
9.上述现象表明()
A.文化对人们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B.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的
C.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D.文化的多样性根源于人们思维方式的多样性
10.中国人和欧洲人名字的不同写法主要说明()
A.人们的知识构成不同影响到思维方式不同
B.不同的价值观念决定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C.不同的文化环境和习惯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
D.不同的知识素养形成不同的交往方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的范围日益扩大,人口流动也更加频繁,人们会经常面对新的生活环境,能否迅速适应新的环境,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据此回答7~8题。
7.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
A.政治目的 B.经济目的
C.文化印记 D.地理特征
8.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可能是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①政治地位 ②价值观念 ③风俗习惯 ④文化程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