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3月,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取得的重大成果。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保证。我国的一切法律法规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我国制定的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在立法工作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材料二:坚持从实际出发、为实践服务,使我国立法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我国法律规定的调解制度,包括诉讼中的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民间纠纷调解以及其他方面的调解制度,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制度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制度,如证券制度、饭垄断制度等,则是在学习国外立法经验基础上的补充完善。继承而不守旧,借鉴而不照搬,根据国情和实际对传统法制文化和外来法律制度加以改造和创新,大大加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步伐。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立法是如何实现不断创新的。
材料三: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由第十一次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修正案(八)》单独列明了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修改了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罚条件,强化了刑法对食品安全这一重大民生问题的保护。这一修法的背后,是我国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苏丹红、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
(3)运用市场经济法制性特征的知识,说明国家修改刑罚,加强对食品安全保护的必要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果有人问你:“你今天读书看报了吗?”可能很多人的回答是“没有”:如果有人问你:“你今天上网了吗?”,多数人的回答是“是的”。网络具有快捷、即时、大众性、互动性等特点,它催生了新的文化类型,使文化传播的方式日益多样化。现如今,网络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大,网络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影响着我们的文化选择,甚至影响我们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回避地说,网络文化良莠不齐,其内容和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文化的需求。
材料二:文化是产业,文化也是事业,文化有经济效益,也有社会效益。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当然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然而,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在利用网络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应如何趋利避害。
(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谈谈对文艺作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关系的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5年入冬以来,中国多地持续遭遇严重雾霾天气,引起公众担心,也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古人敬畏自然,依赖自然,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们产生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甚至提出“人定胜天”的口号;如今,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现状,我们再次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材料二:“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全面小康。经济发展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城市管理再也不能以“空气不好是小事”的心态来应对突发情况,居民生活再也不能只图自己方便、不管环境负担。只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我们才可能拥有天蓝、地绿、水净、风清的美好家园。美丽中国,从健康呼吸开始。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知识,从主客体两个方面说明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变化发展的原因。
(2)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我们应如何应对雾霾。

2015年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以下简称《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50个国家首批签字。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协定》签署仪式时表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离不开世界,中国也愿意为国际发展事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中国愿同各成员国一道,将亚投行打造成专业、高效、廉洁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共同为促进亚洲和世界经济繁荣作出贡献。美国《国际商业时报》评论称,说服许多西方国家加入亚投行,本身就是中国的成功,是北京为试图成为“负责任、建设性的国际社会成员”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请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是怎样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立统一的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维护广大人民的基本权益,时机已经成熟。《意见》提出,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上的平等权利。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扩大向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范畴,居住证持有人应当履行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等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公民义务。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一: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必须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材料二:《指导意见》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提出,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为此,09月24日,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明确了石油、核电、国防、军工等关键领域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思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2)结合材料二和生产与经济制度的知识,分析我国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