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两汉和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后者的最大进步在于
A.更加注重官员的道德品质 | B.更加注重人才在地方的声望 |
C.中央政府参与到选官过程中 | D.突破官僚世家对选官的控制 |
从1949年至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比欧洲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安定,其重要原因是
A.联邦德国的公民享受一整套社会保障 |
B.受战争的截伤太重,民众反省意识强 |
C.受新经济自由主义影响,私有化浪潮迅速 |
D.强调市场竞争,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使经济快速增长 |
美国学者威廉·卡赖在《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说“到1929年,美国……工业利润之高越出常轨,联邦税收政策偏袒富人。这种情形,也加深了分配不均的程度,致使1929年国民在收入的26%落到5%的人的手中。这些国内的失调,至少在证券市场崩溃两年之前,就开始损害经济制度的健康。”由此可知,威廉·卡赖从哪一方面揭示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A.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结合,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助长资本为所欲为 |
B.垄断资本破坏市场规则,经济正常运行受阻 |
C.贫富悬殊加大,阶级对立日益尖锐 |
D.狂热的股票投机导致股市崩溃,金融体系瓦解 |
1926年斯大林在《论中国革命的前途》中指出“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1938年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这里斯大林和毛泽东强调的是
A.武装斗争是解决民族独立的唯一途径 |
B.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合法斗争进入起义和战争 |
C.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 |
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组织革命统一战线 |
戊戌变法时开办了《女学报》,成立了“北平师范女学堂”,这表明
A.当时中国已经实现了男女平等 |
B.维新派重视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 |
C.维新派发动妇女参与维新变法政治运动 |
D.变法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傅彻底决裂 |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1851年建立“太平天国”,自称“天王”,1852年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并提出“物物归上主”。但是,“上帝”、“上主”、“天”都不能挽救太平天国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
A.太平天国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
B.太平天国领导者没有践行《天朝田亩制度》 |
C.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 |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