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中国近代史上,陈独秀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物。回答下列各题。
陈独秀在辛亥革命后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提倡学术自由,反对文化专制 B.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C.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运动 D.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当今我国史学界一般认为,大革命后期,作为中共领导人的陈独秀犯了

A.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B.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左倾机会主义错误 D.托陈取消主义错误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 联合国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日本在侵华故争中历年占领中国领土示意图。图中日本占领中国领土的先后服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据统计,宁波的工业企业在1914年时还不到20家,但从1919年到1930年,宁波已拥有新式企业不下150家。这反映出

A.宁波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B.当地办厂条件十分优越
C.当地使用机器现象增多 D.机器成为企业主要动力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位称为一钱),径八分。”这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据此可推断,唐朝

A.政府垄断铸币权限 B.货币贬值严重
C.货币改革适合经济发展 D.藩镇威胁解除

“将中世纪看做一团漆黑、对文艺复兴大加肯定的割断历史的观点……都是偏颇的。”材料主要强调了文艺复兴

A.割断了欧洲的历史 B.对中世纪历史有一定的继承与发展
C.促进了人性的觉醒 D.推动欧洲新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十日谈》和《红楼梦》的相同之处恰当的一项是

A.揭露社会的黑暗 B.歌颂反抗精神
C.促进商业的发展 D.推崇人文主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