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当时宫廷的乐舞队,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季氏只能用四佾,却用了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诸侯势力强大 B.周王室势力衰微
C.分封制趋于崩溃 D.诸侯与周天子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 )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 D.重农轻商

《荀子·富国》中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

A.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

英国罗马法专家巴里·尼古拉斯教授说:“如果要创设或者转让某一权利,必须实施某些特定的行为,或者使用指定的话语。……法律后果就是由这种形式创造的,如果形式没有得到遵守,或者没有完全遵守,就不产生任何法律后果。据此判断罗马法的重要特点是()

A.严密、细致 B.注重契约 C.注重程序 D.形式主义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我们若非专凭自己的时代判断,来吞并历史判断,我们应该承认皇位世袭,是中国以往政治条件上一种不得已或说一种自然的办法。”对钱穆此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承认皇位世袭在中国古代的合理性
B.认为评判历史事件要结合历史判断
C.这种“自然的办法”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D.中国传统政治是黑暗的、非理性的

《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一书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

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 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
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 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