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同学在探索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其中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
①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②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新鲜的α—淀粉酶溶液1mL ③置于适宜温度下保温5min ④分别置于100℃、60℃、0℃环境中保温5min ⑤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⑥将试管中溶液的pH分别调到3、7、11,保持5min
A.①④②③⑤ | B.①⑥④②⑤ | C.①②⑥③⑤ | D.②⑥①③⑤ |
我国某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旱灾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损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当地生态系统本身不具备抵抗干旱的能力 |
B.干旱只影响了当地的物种多样性,并不影响基因多样性 |
C.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继续减弱 |
D.长期干旱,会使当地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直接价值受到影响 |
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每年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蝗灾,当地政府和农牧民常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杀灭蝗虫。新疆某地发生蝗灾时,邀请来一批养鸭户,把几十万只鸭子放养到虫害严重的草原上,达到很好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利用农药灭虫,农药对蝗虫起选择作用,生存下来的蝗虫都是抗药能力较强的 |
B.利用鸭子消灭蝗虫,根本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鸭子 |
C.利用鸭子消灭蝗虫,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鸭子是次级消费者,鸭子与草原上的牛、羊的关系是种间互助 |
D.利用鸭子消灭蝗虫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减轻污染、保护其他生物 |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助于缓解种间竞争 |
C.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仍有可能发生改变 |
D.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关键是速度的快慢 |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现象明显 |
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也是一种群落演替现象 |
C.在草本阶段,各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 |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
据报道,科学家分离出一种能中和所有甲型流感病毒的“超级抗体”,这项发现可能成为研制通用流感疫苗的转折点。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超级抗体”可能来源于记忆细胞 |
B.“超级抗体”参与细胞免疫 |
C.注射“超级抗体”可预防所有甲型流感 |
D.抗体可能会对自身成分起作用 |